专业培养目标、规格和标准:
培养熟练掌握俄语语言和国际商务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针对"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培养涉外与交通相关企业从事各类国际商务经营与管理工作且具有成长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1. 学制:标准学制4年,实行弹性修读年限为3 - 8年
2.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3. 学分:本专业学生需修满177.5+10(第二课堂)学分且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准予毕业。
俄语专业设置由原来俄罗斯语言文学和商务两个发展方向,进一步确定了发展商务俄语方向,新增跨境电子商务方向。主要依据是近年来社会用人单位对商务俄语人才需求旺盛和“一带一路”对大量俄语商务人才储备需求的原因。目前在校生规模:截止2016年11月份本专业的在校生212人(含二学位学生16名)。较2015年同期,增加67人。
课程设置在完成大学通识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基本社会实践能力前提下,以俄语语言知识为主,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语言实践运用能力。新增跨境电子商务方向,谋求校企合作机制,与银丰集团旗下联荷电商有限公司实施联合培养。
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自09年至今,俄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完善历经几个版本。16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建立在前期“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调研”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确定毕业目标、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作出的优化调整。在注重培养行业背景知识词汇学习和翻译能力的同时,突出经贸、电商等专业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实操能力的培养。俄语专业共开设近50门课程(商务方向47门,跨境电子商务方向46门),8门公共基础课,6门专业基础课,6门专业必选课,4门专业限选课、15门专业任选课,3门创新创业必修课,5门创新创业任选课,集中实践教学环节7个。
公共基础课(8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军事理论、体育、大学英语。
专业基础课(6门):俄语专业导论、综合俄语、俄语口语、俄语视听、苏俄概况、俄罗斯艺术与文化。
专业必修课(6门):高级俄语、俄语阅读、俄汉/汉俄双语翻译、实用俄语写作、高级俄语会话、高级俄语视听、跨文化交际与谈判、贸易实务与电函(俄)、国际市场营销(俄)、电子商务(俄)。
专业限选课(4门):跨文化交际与谈判、贸易实务与函电(俄)、国际市场营销(俄)、电子商务(俄)
专业任选课(15门):涉外土木工程概论、船舶与海洋工程俄语、道路工程俄语、桥梁工程俄语、航空专业俄语、轨道交通工程俄语、 国际货运及物流俄语、汽车俄语、石油化工俄语、旅游俄语、商务软件应用、俄语能力强化课程、现代俄语语法修辞、科技俄语、苏俄文学选读。
创新类课程(3门必修,5门选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指导;跨境电商营销指导、创新创业政策与制度、创新创业管理、创新创业案例研究、大学生创业心理学。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6个):入学教育及军训、俄语基础技能实践(听力、语音)、电子商务课程设计、商务翻译能力演练、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跨境电商方向,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不变的基础上,将专业限选课替换为电子商务导论、贸易实务与函电(俄)、国际市场营销(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电商平台实务、网络营销,在保证俄语学习的基础上突出跨境电子商务方向的专业特点属性。
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学生拓展知识能力,考取资格证书,除了代表通用技能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普通话水平证书、机动车驾驶证、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以外,还可以考取代表专业技能水平的职业证书:俄语专业四、八级证书、俄语托福考试证书、全国翻译等级证书、国际货运代理从业资格证。
师资队伍:
目前俄语专业目前有在编专任教师9人,此外常年聘请外教2人。其中博士3人(含在读1人),硕士6人。全部教师具有海外学习和进修经历,语言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学缘知识结构合理。全部教师都非常热爱教育事业,在教学及科研上不懈努力,能够积极为教学及课程改革献力献策。
应用型大学就要培养应用型的人才,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应用型的教师。随着改革的深入,教师们对应用型教师的提法普遍认同。“双师型”教师就是应用型教师的代表。俄语系全体教师已经认识到,能够打造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关系到俄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成败。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这里的“人才”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因此,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场所,也是发展、培养和造就优秀师资队伍的地方。
目前俄语专业受专业特点局限,“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途径相对单一,速度相对缓慢。主要通过轮岗到企业实训的形式,每年只能有1位教师可以申请到实训机会。为了加快我系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步伐,我们借助校企合作的方式,将企业讲师直接请到课堂,参与学生课堂教育,同时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由企业导师参与实习指导。目前,俄语专业已经与合作企业山东联荷电商有限公司就引进企业师资参与学生职业课程教育、创新创业培养、实习指导等培养工作达成共识。在我校在职教师的实训方面,合作企业也将提供便利。鼓励我系教师及学生辅导员参加创新创业咨询师培训并获得相关资格证书。
教学过程执行:
为了全面落实好教学工作计划,了解期初教学、教学管理和教学监控情况,有效监控并保证教学运行,及时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我系成立专门机构,落实教学检查工作。
1、教师凡对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必须无条件完成本门课程教学文件:教案、课程标准、教学计划进程表、学期授课计划、课件等。
2、明确提出了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组织教学环节必须体现出来。检查有无教材、教案、教学计划进程表。对板书、睡觉学生、迟到、早退学生教师怎么管理作了要求。对使用多媒体也进行了要求,对教案熟练程度也进行了规定。并对上述制度和标准进行了集中学习。
3、建立健全畅通的信息渠道。我们建立了俄语系全体教职工参与的教科研QQ群平台,全系教职工参与的飞信平台以及在本系上课的各任课教师的联系电话和QQ号码等方便教职工能随时沟通的各种交流平台。为了了解学生情况,建立了全系各班班长和学习委员的电话、QQ号码、微信等网络平台,学生在教学方面的要求、意见和建议随时可以直接与系主任面对面随时沟通,得以与学生和教师获得大量的及时的无障碍沟通的教学管理方面的信息。
4、系级督导室方面,对照教学计划内容,认真组织检查,检查内容:
*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到岗情况。
*学生纪律、上课情况、学生班级花名册发放情况。
*教学任务落实及教学文件准备情况。
*检查教学运行情况。教学执行计划、教学任务与课表执行情况,特别是课表(任课教师、教室、机房、班级)的发放和执行情况。
*班级教材征订、发放、及时到位情况。
*实验(实训)室、机房以及相关设施与设备准备情况。
*教研活动情况。认真制定学期教研室工作计划,提交系领导审定;检查教师课时授课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及教学文本等教学资料准备情况。
专业教研室实行严格的教学管理,以俄语教研室作为三级教学管理部门。组织专业教学例会,开展教学质量督导监督,推进教师教学监督互听机制,定期开展教学讨论会,教师学生座谈会,加强教学环节的管理监督,不断培养促进教师专业授课水平的互补和提高。
教学建设与改革:
该工作除了体现在课程体系外,在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具体措施有:制定新的人才培养计划;打破原有专业方向的局限,根据社会需求确定专业方向;因人施教,对特长生制定灵活的培养目标和方案;减少课堂讲课学时,采用讨论式、写读书报告、参与教师科研等多种方式完成课程学习任务;产、学、研联合办学等。
在俄语专业突进实施浸入式课堂、训练式、反转式教学模式改革。形成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参考工程认证标准和俄语专业各课程的不同特点,组织编写制定俄语专业课程标准,寻求课程内容对人才培养可考核指标点的支撑,预期实施计划。在俄语语言课程体系中融入交通、土木等工程类俄语知识课程,进一步突破了传统语言文学课程框架,使俄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每门课程的设置和教授过程中得到落实。
教学条件与利用:
2011年,长清校区全面投入使用,但硬件配套设施尚未完善;截至2016年,除了长清校区2号教学楼大教室均已安装多媒体教学设备之外,在新近建成的工程训练中心内也建立的4间专业语音培训教室,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和硬件设置的持续性投入。图书馆的电子书籍、期刊等电子资源的数据平台,也为专业师生的科研和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
俄语专业2011年投入教学经费34800元,生均经费382.4元;2012年投入39105元,生均经费499.5元;2013年投入36345元,生均经费399.4元;2014年投入27300元,生均经费237.4元;2015年投入27150元,生均经费186元。
俄语专业教学设备:2011.9-2015.9 拥有多媒体语音室2个(综合实验楼214和217).自2015.09起多媒体语音室调整为一个-217室。214室设备包含:文件柜(530元)、方凳(60个1680元)、数字视频展台(3500元)、多媒体语言学习系统(220000元).217室设备包括:数字化语言学习系统价值124200元。
产学研促进教学:
俄语系自2013年我校开展人才培养调研,就开始了适应应用型俄语专业人才培养教材的编写建设工作,我系教师参与编写了《汽车俄语》、《俄语建筑工程基础》、《商务俄语阅读》、《新编俄罗斯国情教程》、《商务俄语对话》等教材。不仅满足了我校俄语专业商务方向、国际教育学院中俄合作办学相关专业学生的培养,起到了教材支撑的作用,还被其他高校的俄语专业人才培养课程所选用,获得了一定的教育界及社会的认可。
学生就业与发展:
毕业生就业率(2016届俄语专业毕业生):总人数为24人,4人考取国内外的研究生,就业人数为20人,总体就业率为100%
就业专业对口率:83.3%
毕业生发展情况:2016届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山东省,占就业单位的66.7%,省外就业单位占33.3%。较去年持平,其重要原因是,2016届毕业班生源组成75%为省内生源。学生就业单位分布情况基本符合生源来源。就业单位类型集中在外贸生产企业、对俄出口企业和驻外机构办事处。
就业单位满意率:就业单位对俄语专业的毕业生评价较高,对毕业生具备的组合素质和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品质赞美不绝。大部分企业对我校俄语毕业生的知识结构比较满意,学生外语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可以满足实际工作要求,口笔译能力基本满意。但是也应该注意到我们人才培养的不足之处,比如,绝大多是毕业生的笔译能力强于口译,口译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社会对专业的评价:目前社会上对俄语人才的就业前景普遍看好。由于近年来中国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国内市场萎缩。各家企业都看好国际市场。纷纷组建自己的外贸渠道和外贸门部门。加之近年来国家加速推进高端装备出口以及跨境电商、国际物流的迅速发展焕发了外贸行业的新活力。地处东欧、中亚的俄语区国家成为中国企业潜力巨大、炙手可热的新兴海外市场。因而对俄语外贸人员的需求量非常大。另外,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中俄两国互为重要客源市场,目前俄罗斯是仅次于韩国和日本的第三大国际旅游客源市场,双方旅游合作前景广阔,潜力巨大,也是俄语专业毕业生的未来重要就业方向。“一带一路”倡议构想的逐步实施,也必将从国家层面对俄语专业教育、高级翻译、商务俄语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并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为俄语专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学生就读专业的意愿:由于近年来中俄国家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巩固,“一带一路”倡议构想的提出并启动实施,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考生愿意报考俄语专业。同时电子商务方向的开设,吸引了一部分偏爱电子商务专业,同时愿意接受俄语外语学习考生。2016年新生投放招生指标60个,录取72人。学生报考热情较高。2016年新生最终报道69人,报道率 95.8%,较去年91.1%有较大提升。
专业建设持续改进:
1、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加强教师政治理论学习,了解高等教育、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等方面的业务理论知识,统一认识,把握俄语专业的发展趋势,与时俱进,紧跟“一带一路”建设构想开拓创新,将国家发展战略与专业发展紧密结合,增强发展与改革意识,努力做好本专业建设与发展工作。
2、加强学科、课程与教材建设
关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并不断地凝练教研改革成果和建构学科队伍。明确教师的学科方向,做好教师的人才培养教研工作,同时,采取内部提高和对外引进的方法,加大培养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力度。从人才培养方案中新添理工类俄语课程教学时间中不断完善搜集资料,搞好专业自编教材的系列建设工作,进一步提炼人才培养改革教研成果,加大科研资料库的建设,为俄语专业教师提供良好的科研教学软环境。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遵循“稳定、提高、引进”原则,重视和加强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稳定并扩大现有的教师队伍。提升现有教师的学历和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要积极鼓励和创造条件,让教师到国内外学校攻读更高学位;选送优秀教师到国内外大学做访问学者;根据学校政策和专业发展情况,定期派教师外出学习,建议实行学术休假制度。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本专业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和各种科研教学培训,提高师资水平。努力与名校名师建立教学科研合作关系,在科研和教学上给予及时指导。采取更加灵活的方法,实行更加优惠的政策,积极引进“双高型”教师。
4、尽快组织建立俄语教研实习基地
进一步争取外国语学院和学校领导方面的政策支持,积极联系社会企业和用人单位参与到俄语专业人才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争取建立2-3个有规模、有实力、长期的教师教研实践和学生实习实训的综合性基地。实现教师职业进修实训与学生企业实习就业的同时开展,达到资源共享。
5、加强同国内外大学的教学进修渠道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努力寻求和主动拓展同国内外知名院校的合伙,在专业的教师和学生良好交流的前提下,进一步开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育科研的交流合作。实现我们从人员交流走出去,到专业走出去的专业建设国际化新高度。
俄语专业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转变教育观念,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研究,不断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俄语学生的专业四过级率始终保持85%以上,八级考试过级率在70%左右,教学基地建设方面成效比较显著,能满足专业教学与实践的需要。
我校俄语专业与俄罗斯高校长期保持着良好的学生教学培养合作。2016年我专业在以往的基础上,再次扩大了交流进修学生人数,14级学生17名同学派往伊尔库斯克国立交通大学,4名同学派往顿河国立技术大学。另外,国家留学基金公派俄罗斯进修交流项目也有所突破,3名同学获全额奖学金分别派往下诺夫哥罗德国立语言大学、图拉国立师范大学和普斯科夫国立大学深造。旨在培养国际化、应用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商务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