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课堂教学工作规范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为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一、课前准备
1、教学大纲、教学实施计划、、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任课教师应按照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要求认真备课。
2、任课教师应坚持最优化原则,积极参与选定或编印教材,选定与教材相匹配的参考书目。
3、任课教师应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和课程教学实施计划编写规范,结合所使用的教材,拟定教学进程,编写《课程教学实施计划》。
4、任课教师要熟悉和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抓住基本要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各章节的基本要求,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
5、做好课前必要的准备工作,如熟悉教案;准备电子教案、教具等,确保教学用具处于完好备用状态;了解学科前沿学术动态和实践中的典型问题并做好相关资料准备。
二、课堂讲授
1、教师上课要着装整洁大方、举止自然庄重、态度热情和蔼,精神饱满,课堂上须关闭通讯工具。
2、上课前2-5分钟到达上课地点,不得迟到、早退。上课时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课堂考勤,按要求及时填写教学日志,保证良好的课堂秩序和活跃的课堂气氛。
3、首次上课应向学生说明课程进度、教学要求、考核方式、成绩评定办法等。
4、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做到内容充实,信息量大;理论阐述正确,概念准确,条理清晰,论证严谨,逻辑性强;重点突出,难点讲透。根据课程内容,适时向学生介绍本学科(课程)发展的新思想、新概念和新成果,指导学生阅读相关学术研究资料。
5、提倡有效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适合课程特点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给学生思考、联想、创新的启迪,提高课堂讲授效果,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语言清晰流畅、表达准确、富有感染力,力求通过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和深入浅出的阐述使课堂讲授更具启发性和吸引力。
7、板书设计合理、条理清晰、美观、适度,用字规范。
8、按时上、下课,合理分配时间,不拖堂或提前下课。
9、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现象、找出规律、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实验教学应从培养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总体要求出发,确定教学目标,拟定教学大纲。
三、辅导答疑与作业
1、课外辅导答疑及作业批改是与课堂讲授紧密结合的辅助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任课教师应做好辅导答疑及作业批改工作。
2、通知学生具体的辅导答疑时间与地点,辅导时应注意对学生课外自学的知道检查和督促,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习惯,并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
3、任课教师要按教学大纲要求精选作业题型。批改作业要认真、细致、严格、及时,对作业成绩要认真进行评定,并及时记录成绩。
四、监控措施
外国语学院和各系部要加强对课堂教学各环节的监控,定期组织检查,随机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