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书籍(期刊)名 |
出版单位 |
作者 |
出版时间 |
1 |
西亚非洲(期刊)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
|
2 |
非洲电力市场规划研究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
2015.06 |
3 |
中国的非洲 |
中信出版社 |
孙中旭 / 王迪译 |
2009.10 |
4 |
南非史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郑家馨 |
2010.04 |
5 |
当代肯尼亚国家发展进程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周倩 |
2012.05 |
6 |
非洲小城的中国医生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钟日胜 |
2010.12 |
7 |
非洲冲突研究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邹恒甫/郝睿 |
2010.03 |
8 |
中非经济外交及其对全球产业链的启示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唐晓阳 |
2014.09 |
9 |
中非发展合作理论、战略与政策研究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刘鸿武/罗建波 |
2011.01 |
10 |
中非合作论坛研究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张忠祥 |
2012.08 |
11 |
中非关系史上的丰碑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外交部政策规划司编 |
2015.02 |
12 |
非洲港口经济与城市发展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甄峰 |
2014.11 |
13 |
非洲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与规划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曹小曙/李涛/黄晓燕 |
2015.09 |
14 |
非洲矿业投资指南 |
地质出版社 |
宋国明 |
2004 |
15 |
非洲常识 |
哈尔滨出版社 |
吕夏乔 |
2015.06 |
16 |
中国中央企业走进非洲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智宇琛 |
|
17 |
西亚非洲经济问题研究文选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杨光 |
|
18 |
非洲艾滋病问题研究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蔡高强 |
2014.12 |
19 |
非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探索: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30年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张瑾 |
2014.12 |
20 |
后殖民时代非洲国家教育改革研究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刘艳 |
2014.12 |
21 |
利比亚伊斯兰社会主义研究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韩志斌 |
2014.12 |
22 |
在华非洲商人的社会适应研究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许涛;刘鸿武 |
2014.12 |
23 |
当代非洲工矿业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朱华友 |
2013.03 |
24 |
当代非洲国际组织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李伯军 |
2013.03 |
25 |
全球视野下的达尔福尔问题研究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刘鸿武,李新烽 |
2008.10 |
26 |
非洲民族主义研究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李安山 |
2004.01 |
27 |
非洲梦:探索现代化之路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李安山 |
2013.03 |
28 |
非洲宗教的传统形态与现代变迁研究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周海金 |
2018.03 |
29 |
赞比亚酋长制度的历史变迁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杨廷智 |
2015.12 |
30 |
殖民主义与非洲社会变迁: 以英属非洲殖民地为中心(1890-1960年)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李鹏涛 |
2019.06 |
31 |
我在非洲的一千零一夜 |
团结出版社 |
渤文 |
2017.06 |
非洲研究参考书目及简介
《西亚非洲》
《西亚非洲》杂志创刊于1980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研究刊物。刊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弘扬学术、服务读者为宗旨,致力于搭建学术平台、引领学术发展、创建拥有学术精品的学术刊物。《西亚非洲》注重深度探究西亚非洲地区政治、经济、国际关系、历史、宗教、文化和社会问题等研究领域,兼顾基础理论与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突出理论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研究成果。《西亚非洲》一直是中国中东、非洲研究学者的权威性学术园地,也是中国有关政府部门、各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国际问题教研人员,以及外经贸企业和市场调研人员的重要参考读物。《西亚非洲》现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期刊。
《西亚非洲》主要栏目包括:热点透视、主题讨论、研究论坛和学术评论。
《非洲电力市场规划研究》
非洲电力市场规划研究总报告内容主要包括非洲自然地理、社会经济、自然资源、政治、对外关系概况,非洲能源资源、开发现状及规划,非洲电力系统现状、电力发展规划等,研究推荐了重点国别,提出了中国和非洲电力合作重点领域、近期重点项目以及有关项目市场开发建议。
非洲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水能资源、风能资源、太阳能资源,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电力领域建设大部分国别均较为落后,严重制约了工业化发展、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随着非洲经济的持续发展,非洲整体的崛起,电力领域必将得到大力发展。本次规划提出的重点国别项目点以及埃塞俄比亚水电项目群、尼日利亚电力开发项目群、刚果金水电开发项目群、几内亚塞拉利昂西非水电项目群、西非电网项目群、东非电网项目群将会成为集团开发非洲电力市场的重要战略目标,为集团海外市场开发奠定良好基础。
《非洲电力市场规划研究》可作为中国企业开展非洲电力工程投资、工程承包和工程咨询的基础材料,也可为政府部门了解非洲社会经济、能源资源和电力市场等提供参考。
《中国的非洲》:
从一个侧面反映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成就
讲述投资建设非洲的种种故事和遭遇,描绘中非经济政治合作的新图景。
由于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和建设,这块黑色大陆不再是一个被边缘化的大陆,它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高速经济增长,开始重新被世界所重视。
刚果建设、城市规划、住房和土地改革部部长克洛德·阿方斯·恩西卢说:“中国人真是太了不起了!他们给我们建了马桑巴体育馆、外交部大楼和电视台。现在正在建设英布鲁水电站和布拉柴维尔的市政供水系统。他们给我们建机场,铺设黑角一布拉柴维尔的高速公路。他们还给我们建住房,在河边给我们建休闲公园。在奥约、(总统的故乡),他们还建了一所综合性医院,还修了公路,建了住房。这些都是已经决定的事,协议都签了。这一切对我们来说是双赢!”
《南非史》
《南非史》是目前国内第一部全面的南非史,其叙述上起荷属开普殖民地的建立,下讫当代南非。作者以时间为轴,以政治和经济为主脉,兼论社会、文学与教育,分别从布尔人、英裔白人和当地黑人的角度出发,详细论述了南非历史的变迁。在讲述历史之余,作者还总结了自己二十余年南非史研究与教学的心得,从历史的角度,系统分析了当下南非种种社会痼疾与种族问题的根源,以及南非在非洲大陆的历史地位。
《当代肯尼亚国家发展进程》
《当代肯尼亚国家发展进程》考察了肯尼亚国家成长的自然条件、历史基础以及文化遗产等构成现代肯尼亚国家发展的环境和历史起。19世纪后期英国殖民者进入肯尼亚,并在近70年的统治期间大体划定了现代肯尼亚国家的疆界。在肯尼亚现代国家形成的早期阶段,殖民者与肯尼亚人产生了尖锐的土地争端和种族冲突。肯尼亚开展了有组织的抵抗乃至争取独立的运动,并于1963年12月12日宣告独立。作为一个全新的国家,肯尼亚在政治、民族、文化等领域面临着复杂的发展任务。这是世界历史上一种具有全新意义的现代国家政治发展进程,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急速过度的自主过程。
《非洲小城的中国医生》
《非洲小城的中国医生》是我国第一部反映中国医疗队员在非洲工作和生活经历的纪实作品。自1963年4月6日开始向非洲大陆的阿尔及利亚派遣第一支援外医疗队至今,中国援非医疗工作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光辉历程。长期以来,中国医疗队在极其困难和艰苦的环境下,在瘟疫肆虐、饥荒不断、战乱频仍的非洲大陆,冒着生命危险为广大非洲人民提供医疗服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赢得了非洲大陆人民的广泛赞誉。《非洲小城的中国医生》作者和他的队友们,在非洲尼日尔一个偏远的小城异常艰苦的环境下开展医疗援助工作期间,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和寂寞,面临着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挫折,遭遇了该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大饥荒和瘟疫大爆发……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他们没有退缩,努力调整心态,最终圆满完成任务,凯旋而归。
《非洲冲突研究》
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为集中的大陆。随着全球化日益将世界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非洲自身的发展对于国际政治经济的稳定、对于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要。非洲不发展,世界政治经济就不可能步入良性循环。发展的前提是和平。20世纪下半叶,非洲国家纷纷从殖民统治 中获得独立,但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暴力冲突却时有发生,这不仅使得非洲人民遭受了极大的痛苦,而且也丧失了许多发展机会。进入90年代,非洲整体上出现了“由乱转治”的发展趋势,但部分地区或国家的政局仍然比较动荡,战争、内乱和社会暴力事件尚不能完全平息。据非洲开发银行统计,1997年至2002年间,全世界发生的暴力冲突中约一半都发生在非洲大陆。
《中非经济外交及其对全球产业链的启示》
本书以大量的数据和实证案例研究,考察了中非经贸活动的历史源流、宏观背景和未来走向,为我国的经贸官员、企业家等克服困难、实现中非经贸合作的互利双赢提供了启示。
《中非发展合作理论、战略与政策研究》
是一部专门研究当代中非合作关系及其全球影响与意义的著作。全书由导论和上中下三篇构成。导论部分,从当代世界体系转型与人类现代性二次建构的角度,提出了全书将要讨论的一些核心命题,及相关知识概念与理论假设。上篇各章,集中讨论当代中非合作关系的理论、学科与方法,涉及中非合作关系的理论背景、学科建构、视野拓展、方法建构等问题。中篇各章,是对当代中非合作关系一些战略性问题的思考研究,涉及当代中国对非战略的历史背景与进程、目标选择与全球影响。下篇各章,是有关当代中非合作关系的政策层面的思考与研究,涉及当代中非关系在一些具体领域的政策选择、路径调整、措施完善、机制建构等问题。
《中非合作论坛研究》
试图对中非合作论坛这一重要机制进行专题研究,从中国对非洲战略、中国对非合作模式、国际对非合作机制比较等角度出发,在充分肯定中非合作论坛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系统分析论坛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学者的视野提出促进论坛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
《中非关系史上的丰碑》
坦赞铁路是新中国成立后实施的规模最大的成套援外项目。中国人民同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人民携手合作,共同建造了一座高高屹立的中非友谊丰碑,在中非友好合作大发展的今天,编者探寻那段充满国际主义情怀的激情岁月,为后人留下这笔宝贵的历史财富。外交部“中国援建坦赞铁路的背景、实施过程及启示”口述历史项目组查阅、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以此为基础联系走访了多个当年参与援建的单位,到上海、天津两地和坦桑尼亚、赞比亚两国,访谈了一批当年参与援建坦赞铁路的亲历者,得到了丰富的第一手珍贵史料,受访者有中、坦、赞三国前政府高级官员,有全程参与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企业高管,也有奋战在援建一线的翻译、普通工人。他们的讲述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坦赞铁路从决策、勘测设计、施工到移交各阶段情况,并从亲身参与者的角度,为读者生动地还原了那段难忘的历史,展现了我国广大援外人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项目组将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和所整理的访谈内容撷取精华,并进行脱密处理,辑成本书。充分体现了老一辈领导人的政治远见和高超的外交艺术,深刻反映了我广大援外人员艰苦奋斗的宝贵品质和无私奉献的国际主义精神,既可为现实外交工作提供有益借鉴,也可为新形势下加强外交人员理想信念教育提供宝贵材料。 坦赞铁路是新中国成立后实施的规模最大的成套援外项目。中国人民同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人民携手合作,共同建造了一座高高屹立的中非友谊丰碑,在中非友好合作大发展的今天,编者探寻那段充满国际主义情怀的激情岁月,为后人留下这笔宝贵的历史财富。外交部“中国援建坦赞铁路的背景、实施过程及启示”口述历史项目组查阅、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以此为基础联系走访了多个当年参与援建的单位,到上海、天津两地和坦桑尼亚、赞比亚两国,访谈了一批当年参与援建坦赞铁路的亲历者,得到了丰富的第一手珍贵史料,受访者有中、坦、赞三国前政府高级官员,有全程参与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企业高管,也有奋战在援建一线的翻译、普通工人。他们的讲述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坦赞铁路从决策、勘测设计、施工到移交各阶段情况,并从亲身参与者的角度,为读者生动地还原了那段难忘的历史,展现了我国广大援外人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项目组将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和所整理的访谈内容撷取精华,并进行脱密处理,辑成本书。充分体现了老一辈领导人的政治远见和高超的外交艺术,深刻反映了我广大援外人员艰苦奋斗的宝贵品质和无私奉献的国际主义精神,既可为现实外交工作提供有益借鉴,也可为新形势下加强外交人员理想信念教育提供宝贵材料。
《非洲资源开发与中非能源合作安全研究丛书:非洲港口经济与城市发展》
介绍了非洲河流资源丰富,港口星罗棋布,《非洲资源开发与中非能源合作安全研究丛书:非洲港口经济与城市发展》试图重新审视非洲的资源分布现状与组合格局,分析已有的开发情况与问题,进而对资源的合理性开发提出相应的规划设想,从中非的共同利益出发,对未来的资源政策进行战略性研究。
《非洲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与规划/非洲城市化建设实证研究丛书》
围绕城市可持续交通这一核心主题,对非洲城市交通发展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首先,总结了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特别是小汽车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其次,系统论述了非洲区域的经济社会与交通发展,针对不同区域对城市交通发展进行了介绍,选取拉各斯和约翰内斯堡为案例,对其在公共交通发展和管理方面的经验进行了论述;*后,以世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规律与特征为基础,提出了未来非洲可持续城市化及交通发展的战略方向。
本书旨在为政府部门、科研单位以及专家学者参与非洲城市发展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非洲矿业投资指南》
本书从地理政治经济简况、地质和矿产资源、矿业开发现状、矿业立法、财政与税收、矿业管理部门等六个方面,对非洲矿业投资环境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非洲常识》
一本介绍非洲各方面基本知识的百科全书,全书共分为11个章节,从文化、交通、经济、生活、旅游、教育、政治、历史、地理、人口与科技11个方面,以通俗易懂、由浅入深的文字详尽盘点了关于非洲方方面面的百科知识,勾勒出非洲的不同侧面,让读者对非洲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本书还为读者提供了非洲旅游、生活、社交等基本的常识和实用知识等,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真正的非洲面貌。
除此之外,《非洲常识》还是一部真正解读非洲之秘、全方位认识非洲的百科全书,这里有最奇特的艺术之作,有最惊奇的文化内涵,有最刺激的时空之旅;在书中,可以发现神秘而野性的土地,探索狂野又柔情的文明,感受古老与现代的融合,是一次让人真正身临其境的非洲之旅与文明探寻。
《中国中央企业走进非洲》
本书研究我国中央企业近十年来在非洲的发展情况,总结央企在非洲的发展模式和特点,以及非洲经济发展现状及中非经贸合作的特点,并对非洲各次区域投资环境进行了全面分析。
《西亚非洲经济问题研究文选》
本书上篇主要论及西亚非洲经济发展问题,涉及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环境保护、财政金融政策、工农业和服务业发展、区域经济集团化和南北合作、投资贸易问题及债务问题等。
下篇主要基于双边研究视角,分析了中国与西亚非洲国家间的经贸关系、投资合作、劳务承包、援助资金合作,以及经济发展经验分享与合作等问题。
《非洲艾滋病问题研究》
自1981年人类发现艾滋病以来,非洲因民族传统、经济贫穷、西方殖民化以及战乱与饥荒等原因,迅速成为艾滋病重灾区,非洲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医疗卫生事业受到了灾难性的影响。面对经费缺乏、政局动荡、教育落后、传统习俗的弊端以及毒品与性的双重困惑等种种困难,以乌干达为代表的非洲国家进行了不懈努力,在防治艾滋病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非洲国家要在全面提高防治艾滋病医疗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社会对策和法律措施,包括明确非政府组织的地位与作用,建立防治艾滋病的社会支持体系,引导宗教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完善艾滋病患者人权保护的基本法律机制和艾滋病防治的法律体系等。
《非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探索: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30年》
本书以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SADC)经济一体化发展30年(1980—2010)的历史进程作为研究对象,从南部非洲经济一体化的背景出发,运用在南部非洲调研收集的第一手材料和口述史料,通过对SADC的起始、发展和深化三个阶段的重大事件进行历史追溯,分析SADC对适合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总结了SADC经济一体化30年的关键要素、主要收益、制约因素,提出了对SADC未来发展维度的探讨,展示了非洲在全球经济发展背景下为探索独立、繁荣道路而付出的努力。
《后殖民时代非洲国家教育改革研究》
本书旨在研究后殖民时代非洲国家教育改革模式,结合非洲国家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国家、建设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包含经济基础、政治秩序和社会结构在内的现实语境,介绍和分析有代表性的非洲国家教育改革理论基础、教育思想内涵、教育体系形成的过程、特征和现实意义。按照各国对原殖民教育体系变革的具体目标、诉求强烈程度和变革激烈程度,将非洲国家教育改革归纳为六种模式,并从权威、共识、基础条件和教育资源等方面进行评估。最后对非洲国家教育改革作出综合评价。
《利比亚伊斯兰社会主义研究》
利比亚伊斯兰社会主义的历史变迁既具有世界各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普遍性,也具有阿拉伯社会主义国家的特殊性。本书通过民族主义、国家构建、现代化、城市化和国际关系(地区安全复合体)等理论视角,将宏观阐述与微观考究相结合,以历史脉络流变和重大专题叙述相呼应,首次对利比亚伊斯兰社会主义进程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如历史基础、政治结构、石油政策、农业和社会发展、地区交往、与美关系等,进行深入细致的专题研究。
《在华非洲商人的社会适应研究》
通过对在华非洲商人社会适应的系统研究,发现:从适应手段来看,非洲商人主要有个体化策略、再社会化策略以及网络化策略;从适应方式来看,非洲商人主要有聚居和散居两种形态,尽管居住方式截然相反,但却有着相似特征,即都拥有广泛的社会支持网络:从适应结果特征来看,非洲商人的社会适应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又以异质共存为最重要的特征。具体来说,绝大部分非洲商人的社会适应具有异质共存特征,他们有选择性地接受了中国文化,刻意保留自身的文化,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中国人群;那些长时间定居国际社区的非洲商人,在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同时也受到欧美文化的影响。最终形成了一种国际社区文化;那些同中国女性结婚的非洲商人则呈现出被中国文化同化的趋势。
《当代非洲工矿业》
以国际经济发展为背景,以非洲工矿业为内容,研究了当代非洲工矿业的发展及中国与非洲工矿业合作问题。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学术界对非洲工矿业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及非洲工矿业开发史;其次分析了非洲地质背景与矿产资源储量,在此基础上解析了非洲矿业开采与矿山建设状况;然后剖析了非洲矿业现行立法与经济问题;最后对中国与非洲工矿业合作进行了回顾与展望,并提出了加强中非工矿业合作的建议,为促进中国与非洲经济进一步合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当代非洲国际组织》
对国际组织在非洲大陆的兴起与发展进行了论述,重点对非洲大陆为数众多的全非性国际组织以及次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成立、组织机构及基本运行情况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此基础上,《当代非洲国际组织》就国际组织对非洲大陆一体化进程以及成立“非洲合众国” 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最终得出一个基本结论:非洲大陆要想实现地区的和平、安全与发展,就必须从国家自身的建设开始做起,强化国家的各项管理职能,迎接来自全球化的诸多挑战,而不能过分倚重区域性国际组织这一平台来达到上述目标,因为国际组织在实现非洲复兴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另外,本书还就中国与非洲国际组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全球视野下的达尔福尔问题研究》
本书是中国学者撰写的全面系统论述达尔富尔问题的专著。作者从全球的视野全面论述了达尔富尔的历史与现实、资源与环境、宗教与文化,冲突与维和、内外茅盾与大国角力,中国与苏丹关系等多方面的内容,并从全球化时代非洲民族国家构建与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的背景上,综合探究了达尔富尔问题的特殊性质及影响后果,提出达尔富尔问题本质上还是一个非洲国家如何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公正的问题,国际社会应该为非洲的发展做出负责任的切实努力。书中还分析了有人试图把北京奥运会与达尔富尔问题挂钩的前因后果,并就达尔富尔问题对于中国外交成长的特殊意义做了思考。全书融学术性、现实性、可读性于一体,是一部关于达尔富尔问题的全景式深度透视著作。
《非洲民族主义研究》
本书采取的是以理论探讨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按时序和内容分为上、下两篇。第一章就非洲民族主义的理论和运动进行了阐述,分析了非洲民族主义思想的四个特点——反帝反殖、争取政治独立的本质特征,借用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口号并赋予其新的内涵,温和的人道主义色彩,强调泛非主义的种族脚大陆性,并对非洲民族主义发展的四个阶段(1800-1919年,1919-1935年,1935-1960年,1960年以后)进行了概述。
第二章探讨了非洲民族主义与民族知识分子的关系,并以曼谷拉的民族主义思想演变作为个案。
第三章研究了作为非洲民族主义重要组成部分的宗教运动。
第四章分析了农民的社会反抗在民族主义运动中的作用。
第五章分析了非洲国家独立后民族主义遭遇的各种困难,着重探讨非洲民族主义的两重性以及独立后出现的军事政变、跨界民族和地方民族主义三个实际问题。
第六章对“部落”、“部落主义”和国内一些学者常用的“部族主义”等概念进行了分析,主张我国学术界应该放弃“部落”而改用“××人”或“××族”,放弃“部落主义”的提法而改用“地方民族主义”这一提法。
《非洲梦:探索现代化之路》
本书是国内学者研究非洲现代化历程与模式部权威性著作。作者认为,从奴隶贸易起非洲即为世界的现代化特别是英国的工业化原始积累做出了贡献。在现代化浪潮中,美洲和澳洲的本土文化已被基本摧毁,非洲在如此困难、如此不公平的环境中还能向前发展,正表明了这个大陆文化的顽强生命力。中国在坚守文化自信的前提下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奋力前行,这是中非是“命运共同体”的内在奥秘。
《非洲宗教的传统形态与现代变迁研究》
本书研究非洲传统宗教。在全球政治民主化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传统宗教为谋求进一步的生存与发展,必然要摆脱原有的狭隘视阈,以当代社会为服务对象,在内容与形式上调适自身,重新定位,以契合现代化转型时期社会和人们的精神与现实需求。在这种转型中,传统宗教自身所具有的根深蒂固的影响,以及非洲大陆整体要求复兴传统文化的呼声为其带来了发展机遇;但同时,传统宗教残存的非理性特征,以及外来宗教的竞争压力和日益激烈的现代化进程也对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整体而言,传统宗教的保守性决定了其改变的有限性,现代化背景下,传统宗教在城市正快速失去其阵地,但在广大农村依然发挥着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功能。
《赞比亚酋长制度的历史变迁》
《赞比亚酋长制度的历史变迁》介绍了,酋长制度是非洲国家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社会管理制度,至今仍然在许多非洲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古代,酋长是人类早期社会组织的首领,具有崇高的地位和神圣的权力。
酋长制度大约在15世纪从西北的隆达王国传入赞比亚 ,在之后的几百年里向赞比亚各地传播。古代赞比亚的酋长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自己的领地内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司法、宗教大权。随着17世纪欧洲人的到来,西方文明开始影响赞比亚的传统社会,但在19世纪末殖民统治确立前酋长制度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并没有改变。1894-1924年英国南非公司的殖民 统治给赞比亚传统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酋长权力被严重侵蚀,权力被大大削弱,酋长制度遭遇空前挑战。1924年起在英国“间接统治”时期,殖民当局对酋长的权力进行了限制和改造,对酋长的传统职能予以扶持,酋长制度被纳入英国的殖民统治体系中。在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赞比亚的民族独立运动中,酋长站在了民族主义者一边,共同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为国家独立作出了贡献。1964年赞比亚独立后,在现代国家制度框架内,酋长的权力受到进一步限制与削弱,酋长制度一度被边缘化。20世纪80年代起,酋长制度的传统文化功能逐渐复苏,并被赋予了新的现代内涵,在现代社会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酋长掌管着本地的一些公共事务和土地管理分配权,是赞比亚国家和本地政治的重要参与者。酋长制度作为赞比亚传统文化的符号和象征,在现代社会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是赞比亚民族国家建构中的整合因素。
《殖民主义与非洲社会变迁: 以英属非洲殖民地为中心(1890-1960年)》
从19世纪90年代前后欧洲国家确立对于非洲的殖民统治,到20世纪60年代大多数非洲民族国家实现独立,这七十年左右时间是非洲史的殖民时期。非洲殖民统治表现出残暴性和剥削性,同时也暴露出霸权脆弱性,它无法有效控制殖民地社会变迁,这体现在殖民地社会变迁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二战”后,英国在非洲殖民统治进入“发展型”殖民主义阶段,殖民地国家不再是保护非洲“传统”社会秩序,而是极力推动殖民地社会变革,而这构成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殖民化的重要背景因素。本课题研究意在展示殖民时代非洲社会的剧烈变迁,凸显非洲民众在塑造殖民地社会变革进程中的能动作用。
《我在非洲的一千零一夜》
本书是根据作者亲身经历整理完成的日记散文作品。主要介绍了作者2004—2007年期间在尼日利亚工作期间的所见所闻,作者在3年的非洲生活中,深入了解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书中反映了非洲人民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美丽的非洲自然风光以及对中非友谊源远流长的深切感悟,语言朴实自然,风趣幽默。